一、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申请
申请非物质文化要经过区省等相关部门审批如果构成事实就可以进行先报区、由区申报和审批下文
二、非物资文化遗产申请过程及要求
首先明确一下,不是非物资文化遗产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种遗产应当是人类历史上创造的,并以活态传承至今的民间文学、表演艺术、工艺美术、民俗节日等文化事项。
在国内已经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如果申请一项遗产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应当从低到高申请,首先向县级人民政府的文化部门申请
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传承地为申请依据,只要在申请地区确有较长时间和较广泛的传承就可以申报,不存在异地问题
申请时要有明确的遗产内容、传承经历和传承人
申请步骤包括申报、专家论证、审查等许多内容,但主要由文化部门负责不必详细了解。
三、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什么条件
1.“分布区域、相关单位或个人”:指申报项目分布地,当前仍在传承该项遗产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分别列出名称、地址、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2.“项目简介”: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价值和影响。 3.“传承谱系”:清传承脉络。自当代主要传承人上溯3-5代即可,再往上可作综合说明,不必详细列出谱系。 4.“当前主要传承人”:分别列出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单位、职业、从艺小传等。
四、祖传秘方要符合哪些条件才能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个秘方申请专利应该可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估计不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以口传方式为主,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 的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冲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缂丝
· 全聚德
· 苏绣
· 吴歌
· 评弹
· 中和韶乐
· 川剧变脸
· 滩头年画
· 江永女书
· 南京云锦
· 西安古乐
· 南音
· 青浦田歌
· 松江顾绣
· 南汇锣鼓书
· 侗族大歌
· 山西“耍孩儿”
· 纳西古乐
· 唐三彩
· 紫砂壶
· 木版年画
· 川江号子
· 古琴
· 皮影戏
· 剪纸艺术
· 傩戏和傩戏面具
· 杨柳青年画
· 木卡姆
· 梁祝
· 少林功夫
· 昆曲
五、个人和单位怎样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个人和单位怎样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及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推进,萧山区第一批和第二批非遗保护名录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人们逐渐意识到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实就是我们的前世今生,因为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其涉及范围包括:
1、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2、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
3、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5、传统手工艺技能;
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指集中开展民众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或定期展现特定事件的时间)。
只要符合上述范围内,时间跨度在50年以上历史的,代表鲜明萧山地域特色的项目,并且有传承人的,都可申报非遗代表作项目保护。比如楼塔的民间音乐“细十番”,浦阳的民间杂技“翻九楼”, “萧山花边生产技艺”以及“ 南宋官窑瓷制作工艺 ”,这些项目经区、市、省的逐级上报,前两项已列入国遗级、后两项已列入省遗级保护项目;再比如今年列入市级的河庄“萧山萝卜干制作技艺”、“草舍民居搭建技艺”、戴村的传统骨伤科医药“茶亭伤科”等等,都是萧山当地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属于老底子传下来的东西。
我们说的“老底子的东西”多指“用纯手工制作的东西”的意思,相信萧山至今保留有价值的老底子东西还有很多。那么,作为个人和单位该向什么部门提出申请?有哪些具体要求呢?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05]18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第八条:“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可向所在行政区域文化行政部门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的申请,由受理的文化行政部门逐级上报。申报主体为非申报项目传承人(团体)的,申报主体应获得申报项目传承人(团体)的授权。”
也就是说,个人或单位及社会组织首先必须向你所在行政区域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的文化站提出申请,并要求出示传承人同意申报的授权书。再由受理的镇、街文化站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汇总、筛选,经区人民政府核定后逐级上报。
此外,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第十条:申报者须提交以下资料:
1、申请报告:对申报项目名称、申报者、申报目的和意义进行简要说明;
2、项目申报书:对申报项目的历史、现状、价值和濒危状况等进行说明;
3、保护计划:对未来十年的保护目标、措施、步骤和管理机制等进行说明;
4、真实记录项目情况的录像片;
5、其他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必要材料如报道、奖证、照片等。
当地镇、街政府文化部门一旦受理了申请,应会同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专业的申报指导,以确保申报资料的真实、规范和准确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的申报为两年一次,我区将在2010年开展第三批申报。有意申请的个人和单位可向当地所在行政区域镇、街文化站联系,或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咨询,电话号码: 83869232、83869188。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