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哪里保留着最浓郁的壮族特色?体现在哪里?
说明一下,当地的一些所谓村民唱山歌,是当地乡镇出钱请老爷爷老奶奶或者一些年轻人去排练的
二、广西有哪些民系?
简明的向楼主解释,广西的族群分布是1+1+1的状态:
(1)中部和北部是西南官话区域,以桂林、柳州为代表,方言、饮食习惯都跟四川、云贵接近
(2)东部和南部(更准确的说,是西江流域,历史上岭南地区内部的交通要道)是粤语和平话区域,以梧州、北海为代表,方言、饮食习惯都跟广东接近
(3)在这些区域的中间,夹杂着若干客家聚居区。
除了以上三部分之外,南宁单独说一下,历史上一直是粤语区,在最近三十多年间由于当地政府的大力工作,本地的粤文化已经断根,目前本地方言为一种奇葩的南宁普通话。
以上仅指汉族地区,少数民族另论。
三、广西为什么叫壮族自治区,我在首府南宁却体会不到什么壮乡文化?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
有答主说得很对,南宁本来就是汉族居民生活的地方。
当有两种族群要在一片地方生活的时候,就会形成城乡差异,这在广西各地的方言分布里挺明显的,就是过去的城里和乡下说的是不同的话,不同的话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族群。
南宁这个地方,大概在宋朝就是作为宋的边境,买卖马匹的马市,马是辗转由云南而来。
然后过去的什么平话,什么亭子,什么狄青等等故事反应的是南宁的早期历史。
本来就没有壮乡文化的地方,却为了宣传而装出有壮乡文化。
那很屁股决定脑袋,很恶俗,很不真实,很假,很恶心。连自己都要否认的家伙,别人值得相信你吗?
----------------------
南宁,每次有大节日三月三这种,就找一些不知道哪个民族的群众来跳舞,穿着花哨的“生造”的壮服,场地是那些新造的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场地。
这都很假,没有少数民族特色刻意营造出少数民族特色。
现实情况是历史在向前走,民族和文化在走向融合,在这种情况下还刻意去制造本就不存在的民族差异那是不是傻。
作为广西人,对自治区这个名头深恶痛绝。
四、广东和广西有什么地域文化差异?
钦北防三个地区清朝时候贵广东管,再早一些朝代两广合并在一起管理的,梧州那边还是白话发源地,南宁这里原住民是说壮话的,但因为人口太少,近代移民来了很多说粤语的把主城区占领了,南宁成了市中心说白话周边说壮话的混杂地区,广西东边讲白话地方和广东区别不大,文化基本一样,说桂柳话的那边文化和说白话的差别就大一点
五、大家知道哪些关于广西壮族图腾的小故事吗?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山水秀丽、四季如春、物产富饶,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和仡佬等12个民族,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1997年末总人口4589万,少数民族人口占40%。他们世世代代在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辛勤耕耘,勇敢开拓,用自己非凡的智慧,描绘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广西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自己灿烂的文化艺术,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如壮族的铜鼓、花山崖壁画早已闻名中外。各民族的民歌在全国也享有盛名。此外,包括织锦、刺绣、陶瓷、竹编和芒编在内的各色工艺品,具有民族特点的壮族干栏式建筑、侗族风雨桥、鼓楼等民族建筑,瑶、苗等民族的医药,以及丰富多采的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等等,都是广西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至于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的达努节和盘王节、苗族的踩花山、仫佬族的走坡节、侗族的花炮节,以及别有风味的打油茶等充满着浓郁的民族风情的节日活动,更是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游人。广西少数民族一般穿家织的土布,上面有姑娘们亲自手绣的各种精美、复杂的图案,色泽艳丽,款式多样。姑娘们喜戴银制饰物,耳环、项圈、手镯、银钗、银扣等,看上去光彩夺目。人民豪爽、纯朴、热情、友善、崇尚美德,并且能歌善舞,喜欢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每逢节日或者祭祀,会举行各种盛大的活动,人们穿上最隆重的服装,唱歌、跳舞,热烈的气氛会令游人深深陶醉其中。广西的少数民族都保持着他们纯朴的民族习俗,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俗方面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和桥是广西民族风情旅游不可不看的四绝。壮族的歌--壮族人民善于以歌来表现自己的生活和劳动,抒发思想感情,所以广西又被称为"歌的海洋"。青年男女恋爱唱情歌,婚嫁唱哭嫁歌,丧葬唱哭丧歌,还有互相盘考比赛智力的歌,宴请宾客唱劝酒歌和节令歌,祈神求雨唱祈祷歌,教养儿童唱儿歌和童谣。每到春秋两季,男女青年盛装打扮会集到特定的场所对歌,这种歌会形式称为"歌圩",亦称"歌节"。瑶族的舞--广西的金秀瑶族自治县居住着一支保持了瑶族古老文化及习俗的瑶族同胞。他们的歌舞民族色彩极为浓厚,其旋律、歌词、服装、舞姿、形象与道具均独立构成。18种舞蹈尤以长鼓舞、捉龟舞、黄泥鼓舞、盘古兵舞、八仙舞、胡碟舞等最为盛行。每年在中国农历十月十六日、七月初七、六月初六等瑶族节日都可以看到各种瑶舞的表演。苗族的节--苗族以节日多、场面大而出名。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每年有苗年节、芦笙节、拉鼓节、芒歌节、新禾节、斗马节等众多节日,纪念丰收、祭祀等。节日中可以听到动听的芦笙曲和看到优美的芦笙舞表演,到苗寨旅游或作客,可以享受到拦路歌、拦路酒、拦路鼓、挂彩带、挂彩蛋、打酒印等众多苗族好客习俗的款待。侗族的楼和桥--三江侗族自治县的风雨桥是我国闻名的木建筑,是侗族的象征。桥身建筑不用一枚铁钉,全是榫头结合,高超的建筑技艺令人惊叹不止。侗族的楼,包括吊脚楼、鼓楼、凉亭、寨门、水井亭等几种木结构建筑,都是独具特色的侗族建筑。近年来,侗族的建筑艺术展,更是轰动了全中国,人们一致称赞侗族的建筑艺术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
六、在广西,壮族等少数民族三月三都有些什么民俗?
南宁一带的壮族土著。扫墓(拜山)、吃五色糯米饭是必做的事,然后我高中是在武鸣读的,武鸣是广西壮文化保护得最好的地方之一(壮语标准音就是取自武鸣双桥壮语),每年三月三都会有千人竹竿舞等活动。
当然除了以上,还有基本上是个节日就要做的……杀鸡吃鸡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