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有哪些独特的民间习俗?
我脑海中只想起了春节拜年、十五观灯、清明祭祖、中秋赏月以及悬酒幌、赶庙会、坐花轿、放风筝等民俗,还有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喜欢举办大型活动的土家族。重庆的土家族在黔江地区多,他们喜欢到“摆手堂”或者院坝跳风格独特的摆手舞。
二、重庆有哪些少数民族聚集地?
整个渝东南武陵山区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石柱及武隆部份地方都是土家、苗、仡佬等民族聚集地,千百年来,土家、苗、汉、仡佬等各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聚族而居,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文化,由此而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秀山花灯和石柱啰儿调及其代表歌曲《黄杨扁担》和《太阳出来喜洋洋》
三、重庆地区有什么值得研究的文化?
当然是山城文化!
在大巴山中,出现如此庞大的城市,在中国绝无仅有。平原物产丰富,交通阡陌,发展出特大城市一点也不奇怪,可在崇山峻岭之间,谈不上丰富的矿产资源,也没有世界顶级的产业,更没有奇珍异宝,为什么?讲清楚这个就非常具有价值。
独特的环境,对人们的影响。比如服饰、饮食、习惯、方言,讲得出一点道道,一定别具一格,如果自成体系,无异于曲径通幽,另有一番天地,完全不同于草原、大江大河等等来源的文化。
独特环境下,独特的物产,在人们生活与工作中地位,一定妙趣横生。还有很多都是独一无二,就看研究者独特的眼光。
用普通视角,重庆一点也不起眼,用我这样的看法,重庆值得研究的文化,如木鱼叫声,多、多、多。
四、重庆市各区有什么特点?
我自己总结重庆的景色是一步一景,步步不同。至于各区特点嘛,因为重庆太大了,就不一一详说了,大体特点就是市区和渝西这边地势平缓工厂企业连片,人民生活比较安逸。渝东南那边少数民族较多,土家族占主要,大多山区,秀山较平,可以领略一下少数民族风情同时也是避暑胜地。渝东北嘛,大多沿着长江分布,可以领略三峡风光和川江美色,另外一个也可以了解各地的三峡移民历史,因为渝东北以前大多数老县城都是被淹没在水下的,现在大家看到各县城都是新修的,了解一下三峡移民精神,舍小家为大家,也是不错的旅游项目。至于更北的城口县巫溪县,搞球不懂,总之就是比较远,大多重庆本地人也不了解,听说重庆最高山在城口,如果你对腊肉感兴趣,可以去城口吃吃,应该是好吃的,但就是太远了。说到吃,嗯,这个就说来话长了,一般来说重庆好像每个区县都有一个代表美食,你可以搜索一下重庆美食地图。至于重庆人,什么都好,就是太热情,龟儿宝器。交通也还好,听网上人说重庆公交车不是开的太快,而是飞得太低,也不知道对不对,反正我是觉得啷个开得楞个慢耶,龟儿宝器。
五、为什么说重庆有浓厚的「三国文化」?哪些地方可以体现?
这里要提的重庆是现在定义的大重庆范围,在三国时期重庆的战略要地作用非常之大。例如白帝城托孤和八阵图都发生在今重庆的奉节和奉节范围内的白帝城。可见重庆古时候和现在一样战略纵深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三国时期,入川的手段非常单一,主要就只有两条:一条是延汉中方向的山路,就是诸葛亮七出祁山的线路;一条就是延奉节入川的水路。刘备入西川的线路就是走的这条路。当时的重庆就是巴郡下面的江州,防守好这条线,东吴就没有办法通过荆州和江陵进攻蜀地,其实当时的江州跟汉中的情形一样,也是易守难攻。从刘备的人选就可以看出,张飞守汉中的阆中,关羽守荆州。荆州再往西走,最重要的战略要地就是(重庆)江州了,江州一丢,蜀国的大门就大大敞开,成都是平原,无险可守。
费观,李严,邓芝等蜀国治国之臣都曾担任过江州都督,可见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江州也是三国蜀地的重要粮食和兵源的供给地。像诸葛亮能够多次北伐,一部分的人力也是从江州在向北输送。荆州丢失后,江州成为直接面对东吴的重要屏障,以险据地,发展经济,与吴交好,北伐抗魏是后三国时期的蜀国的大基调。
六、重庆在全国的城市里算不算有特色?
算是比较有特色的。最有蒸汽朋克感觉的中国城市。地理特点在城市中是绝无仅有的。交通纵横,海陆空立体交通 ,嘉陵江从中穿过,有小香港美称
重庆的历史底蕴没有北京西安那么浓厚,整个城市更多的是现代气息 ,重庆在民国时期扮演的角色比较重要。国民政府当年迁址到重庆,对重庆的发展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以至于现在很多景点都是那个时候遗留下来的。
在城市发展之中算是后起之秀。自从成为直辖市,重庆的发展世人瞩目。令广大的非重庆人瞠目结舌的应该是重庆的交通系统 ,上天入地。还有建筑也是这种特征。大家最惊讶的就是这个了吧。
其次是重庆的人文特色 重庆人大都豪爽大气 ,用本地话讲就是耿直。
当然吃货们更留意重庆的好吃的。火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好了,暂且说这些。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