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二、什么是中国文化精神?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有着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增添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豪。
中华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伟大的民族理想,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有着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勤劳能干、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事准则……
影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已经融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中,成为了一种文化基因。
三、我们为什么要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精神支柱,
中国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中国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民族性格和民族气派.
所以要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弘扬中国精神.
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到底是什么?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中华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
1、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它是一个民族凝聚起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它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团结统一
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都迸发出强大力量。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的互助合作精神.
3、爱好和平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勤劳勇敢
这种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业绩。
5、自强不息
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五、中国古代神话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及其中蕴含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题目: 阅读古代神话,弘扬民族精神.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阅读古代神话,弘扬民族精神》。
悠悠五千年,中华文明有着璀璨的光辉,渡过大自然的天灾,也挡住了侵略者的铁蹄,饱受创伤后的涅磐重生,架起历史的罡风,铸就又一篇盛世华章。但中国古代神话却是中华民族文化源头,反映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精神。
中国古代神话是坚持不懈的精神。“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精卫作为一只小鸟,衔来树枝、石子镇平大海,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一直坚持直到死去,这恰恰就是坚持不懈精神。“精卫填海”便在远古时期为我们中华民族奠定了在波谲云诡的自然面前永不屈服、坚持不懈的精神即使是今天,面对台风、海啸、洪水等灾害面前,我们仍就在发扬精卫填海的无畏精神,所以说,中国古代神话是坚持不懈精神的体现。
中国古代神话是不畏艰难的精神。假如你的家门前有一座大山阻挡了你每日出行的道路,为此你会选择搬离,寻找新的净土,还是开山凿道,或者是其他办法?然而在中国神话里,我们的祖先却作出了一个看似荒诞不经的决定。”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北山愚公年且九十仍有“子子孙孙无穷医也,而山不加增,向苦而不平?”的决心。我们的祖先在大自然给的困难面前丝毫不惧,并且奋力反抗,拼搏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所以,中国古代神话是不畏艰难精神的农场。
中国古代神话是无私奉献的精神。鲧禹治水,是我们常常会说起的神话故事。父子两代人,为了拯救处于洪水滔天之中的民众,前仆后继,无怨无悔,除了繁禹外,还有补天的女妖追日的夸父,还有开天辟地的盘古,射落九阳的后翠……它们都体现出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救百姓于水火,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行为,是永远值得歌颂与赞美的。因此说,中国古代神话是无私奉献精神的表达。
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华历文明之根是民族精神之源,它包含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底色。因此,作为中国新时代新青年,我们要做的不是怀疑,更不是否定,而是学习、研究和传扬。所以,让我们一起来发掘古代神话的内核,一起来传播古代神话中的民精族精神!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六、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嗯,在下不才,斗胆发表一些长篇大论,望各位宽容相待,不足之处尚且指正,我定然虚心接受。
谈到传统,我们就必须明白,传统意味着独有性,代表性与宏观性。
那我们就先从国家的建立开始,分别从民族,公共理念等方面逐一阐释。夏朝之前年代久远难以考证,我们直接从周朝开始,西周时期天子权威尚在,天威横跨的疆域北至燕京,西至两湖,南至江西,东至江浙。四方彬仪,天下诸侯朝于中原,此时一个逐渐从奴隶制社会转型的封建农业帝国确立起来了。
不修边功,安土重迁等等词语都诉说着人民对土地的重视,在历经了秦朝的苛捐杂税,西汉的无为而治之后,人民终于得以喘息,当时匈奴屡屡侵我大汉,而我们以德报怨,昭君出塞维系和平,何哉?农业为主要发展驱动力的帝国,更不在意对外在资源的掠夺与抢占,而常言道,攘外必先安内就是说明我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
与西方的发展史对比一下,可以清晰发现这其中的区别。早在古希腊,用雅典与斯巴达这两个强盛且有代表性的城邦来解释。雅典重视文艺与教育,是典型的商人共和国,源源不断的贸易为其文化不断涌入新鲜血液,但这一过程难以控制,这也导致了其自身文化在罗马统一后很快被替代。反观斯巴达,独裁专政的法西斯政体,武力至上,军事发展优先,长年四处征伐,基于地理环境等因素考虑,斯巴达处于比较贫瘠的土地之上,资源相对缺乏,为了获取资源而采用了扩张土地的逻辑。与斯巴达人类似的还有维京的海盗们,以及中原西部匈奴,蒙古人等游牧民族,这种基本生活发展主要脉络的不同导致了民族底层逻辑的差异化。
在这里我要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就是勤劳节俭。这也就是支撑我们危难之际,被其他国家殖民的时候,文明依然生生不息的原因。
另外一点,从民族上来讲,我们中华文明历史上一共经历了五次以上的民族大融合,使我们国家跳脱了西方普遍的民族国家的范畴,成为了一个文明国家。这个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强大的包容性与归属感,体现出了天下大同的共同愿景。所以现如今大家的民族观念并不强烈,而西方至今仍然存在仇视犹太人的过激行为等等。
再从民俗上来讲,中国的家庭结构与西方有相当大的差异性,体现为政治结构的差异性。用宗族观念贯穿国家统治与家庭管理,使得长幼有序,父慈子孝,这就是一个便于上层压榨下层的管理模式,并渗进了家族中。这也就是我们强烈的伦理观念的来源,称为安于本分。
总结一下,我们民族的基本精神就是勤劳节俭,安分包容。所以我们中国人的智慧,相较于西方,更加朴实无华,但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与普适性。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