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传承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手艺?
不请自来!
多方面因素吧。
1.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最根本的东西是这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一个没有文化、精神传承的民族,只能说是一群人简单的聚居,而不能称之为民族或者国家。这是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根。
2.艺术需要。传统文化或手艺中包含很多精妙的技艺。现代机器可以做很多精致细节、惟妙惟肖的产品,但是不能赋予作品灵魂,而灵魂却是一件艺术品独一无二的最核心的点。现代发达的工业体系只能做流水线产品,而绝对做不出来艺术品。所以我们需要去继承这些东西,以免技艺流失。
我大概就想到这两点。
二、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怎样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就如同每一个人有优点与缺点一样,每一个民族文化都有优秀之处与缺憾之处。
优秀的文化不需要保护,也会被其他民族吸收与融合。这种吸收与融合,不是仅仅被汉族文化吸收与融合,还会被世界其他遥远的民族借鉴与融合。例如中国古代文化吸收了二胡、琵琶,以及新疆的歌舞文化艺术等等。
不算优秀,但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也会被吸收与融合。例如国内的锅盔与烧饼的技艺,就是由历史上的新疆传播过去的。
一些与其他民族文化具有共同特点的少数民族文化,会自然而然的融汇入主流文化群体之中,无需保护,因为其本身永远也不会消失,只是泯然众人而已。
至于少数民族文化之中的落后习俗与文化,即便是少数民族自己恐怕也不愿意保护与传承下去,例如彝族抓娃子习惯,藏族人皮唐卡艺术等。
在现在影像保存技术如此发达的情况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其实没有什么问题。
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是什么?
地球上万千生物归根到底活着就是为了自己基因的传承,人类也不例外。每种生物都有不同的亚种,而人类的种族之间的区别就是各自不同的文化,文化的传承就是这个种族能够延续的根本原因,一个种族文化的衰败同时也预示着这个种族即将被淘汰
四、少数民族文化该如何继承?
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先进文化的传播,汉族文化普遍发展。大部分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得不到青少年一代的有效传播与发扬的危机,为此,如何加强优秀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每一个少数民族都值得重视的问题。如何处理好公共场合交流语言,与使用自己少数民族语言的冲突,公共场合交流语言以使用普通话为主,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与自己民族的人,用自己民族的语言交流。这二者并不是博弈关系,可以具体场合使用具体语言。
首先,普及普通话,讲好普通话是我们中华民族凝聚起团结心的语言纽带,更是我们的义务。我认为普及好普通话可以为传承和发扬各个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化服务,现在在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着户籍为少数民族,却不会讲少数民族语言的现象,这一现象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说明少数民族文化有待进一步传承与发扬。
传承和发扬优秀少数民族文化,这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各个少数民族自身的努力。优秀少数民族文化是各个少数民族先辈们在生活实践中造就的宝贵结晶,这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个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这其中不妨有大部分汉族对少数民族感文化颇感兴趣,汉族学习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这也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扬的一重要途径。
其次,要让各个少数民族后生认识到自己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加强文化自豪感。让少数民族文化棒在一代又一代的少数民族后代手上传递。让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历久弥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最后,烟花因不一样的色彩而美丽,因不同而映射出五颜六色的精彩。因56个民族的团结而结晶出灿烂辉煌文明的中华民族。
因此我们不能丢失任何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希望民族文化能够得到传承与发扬,凝聚起中华民族这一核心力的团结力,早日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之梦。
五、为什么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这个原因很复杂,我就简单的讲讲吧
不知道答主玩过《欧陆风云》没,这里借用一下这款游戏的有趣的概念。
总的来说,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目的是为了维持正统性和稳定度
正统性指政府的统治的名正言顺的程度。主流的正统性获取方式是传统。在欧洲表现为王室血统,在中国则表现为继承文化。承认中华文化为自己的国家的主流文化,就间接的拥有了中国的所有旧土地的核心。
稳定度这里主要指各民族的团结程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可以虚构出一个统一的民族:中华民族。这样就等于将56个民族的文化全部接纳,可以降低叛乱值和分离主义者数量。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原因,这里就不详细论述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