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精神是什么?
“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二、大学生该如何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
如何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这个话题也正式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如今社会开放经济飞速发展,而与之相反的却是传统文化的的缺失。至于大学生如何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我觉得首先要社会及学校加强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是之成为风气。其次个人增加在这方面的素养,多涉猎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再次要积极宣传推广传统文化,让周围的人都能知道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积极接受。这个话题很好,由于时间关系,我暂时说这些,请大家继续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嗯,在下不才,斗胆发表一些长篇大论,望各位宽容相待,不足之处尚且指正,我定然虚心接受。
谈到传统,我们就必须明白,传统意味着独有性,代表性与宏观性。
那我们就先从国家的建立开始,分别从民族,公共理念等方面逐一阐释。夏朝之前年代久远难以考证,我们直接从周朝开始,西周时期天子权威尚在,天威横跨的疆域北至燕京,西至两湖,南至江西,东至江浙。四方彬仪,天下诸侯朝于中原,此时一个逐渐从奴隶制社会转型的封建农业帝国确立起来了。
不修边功,安土重迁等等词语都诉说着人民对土地的重视,在历经了秦朝的苛捐杂税,西汉的无为而治之后,人民终于得以喘息,当时匈奴屡屡侵我大汉,而我们以德报怨,昭君出塞维系和平,何哉?农业为主要发展驱动力的帝国,更不在意对外在资源的掠夺与抢占,而常言道,攘外必先安内就是说明我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
与西方的发展史对比一下,可以清晰发现这其中的区别。早在古希腊,用雅典与斯巴达这两个强盛且有代表性的城邦来解释。雅典重视文艺与教育,是典型的商人共和国,源源不断的贸易为其文化不断涌入新鲜血液,但这一过程难以控制,这也导致了其自身文化在罗马统一后很快被替代。反观斯巴达,独裁专政的法西斯政体,武力至上,军事发展优先,长年四处征伐,基于地理环境等因素考虑,斯巴达处于比较贫瘠的土地之上,资源相对缺乏,为了获取资源而采用了扩张土地的逻辑。与斯巴达人类似的还有维京的海盗们,以及中原西部匈奴,蒙古人等游牧民族,这种基本生活发展主要脉络的不同导致了民族底层逻辑的差异化。
在这里我要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就是勤劳节俭。这也就是支撑我们危难之际,被其他国家殖民的时候,文明依然生生不息的原因。
另外一点,从民族上来讲,我们中华文明历史上一共经历了五次以上的民族大融合,使我们国家跳脱了西方普遍的民族国家的范畴,成为了一个文明国家。这个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强大的包容性与归属感,体现出了天下大同的共同愿景。所以现如今大家的民族观念并不强烈,而西方至今仍然存在仇视犹太人的过激行为等等。
再从民俗上来讲,中国的家庭结构与西方有相当大的差异性,体现为政治结构的差异性。用宗族观念贯穿国家统治与家庭管理,使得长幼有序,父慈子孝,这就是一个便于上层压榨下层的管理模式,并渗进了家族中。这也就是我们强烈的伦理观念的来源,称为安于本分。
总结一下,我们民族的基本精神就是勤劳节俭,安分包容。所以我们中国人的智慧,相较于西方,更加朴实无华,但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与普适性。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