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非遗保护与传承你有什么看法?
应正确看待非遗和文化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我们应真正深入到民间非遗之中,以冷静的、科学的、文化的眼光审视,从它历史文化的原真、现在时的真实境况,再放眼它的今后与未来,问题并不小,而是很大。
历史和传统的东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人类就是从不断的探索、借鉴和汲取历史的养料中取得进步、赢得发展,没有历史和传统就不会有今天。所以,我们应最大限度地积极去搜集、整理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这是无可非议的
二、青年人能做些什么来保护和传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认为,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青年人能做的事情有挺多的。
第一,充分发挥短视频的流量,吸引青年人投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最近这几年的网络短视频非常火热,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渠道。具体的话,一是可以通过短视频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后今生,这样可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感兴趣的青年人投身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遗产的工作中;另一方面,可以联系相关人员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周边产品的制作,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短视频带货,吸引不同年龄段的人收藏购买周边产品,从而起到一个宣传作用。”
第二,青年人带头在线下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相关讲座、宣讲会等。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保护意识。充分利用节庆日、学校、民间艺术馆或专题展示馆、电影院、媒体等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小学、职业学校等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课程,培养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情感,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和历史延续性的认识,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青年一代有担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就有希望,当代青年人身上的担子不比任何一代人轻,作为青年人中的一员,撸起袖子加油干。
分割线————————————————————
最近收到一些私信,问我关于如何活化利用文化遗产资源,我也有一些想法,跟大家继续分享一下:
说到活化利用,故宫博物院做得相当好,线上线下结合,名人专家坐镇,以真诚之心研究,打造文创周边。虽然不是所有的文化遗产资源都适合这样的方式,但是万物都有想相通的地方。
前几天听了一场讲座,一个致力于推广地方特色产品交易的专家,他用数据说话,拿藏香举例,前期用抖音视频推广,后来带来了数十亿的成交额。据他介绍,一个产品要想打开市场,利用抖音视频需得在3个月内制作200条视频,才会引起众多关注。
文化遗产资源的确十分丰富,但是我们能力有限,不可能大包大揽,全都活化利用起来。但是术业有专攻,选择一个领域,学通,学透,做出成就了再把这些方法用在其他产品上,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