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朵在《阿朵死里复活的故事》纪录片里,说了这么一句话:
“你只要一踢大长腿,不就是会有很多钱吗?你努力了十五年时间的事情,你敢归零吗?”
这可能是阿朵当年毅然决然地从大众视线“逃离”后,被周围的人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只要在工作中遇到过这种选择的人,都能很容易地共情所谓“归零”的困难和所需要的勇气程度。
事实证明,她不仅做到了,而且做的很棒。
去年在《乘风破浪的姐姐》舞台上表演的《扯谎哥》,算得上是阿朵在主流舞台的第一次回归,虽然在候台时,从阿朵一身跟所有姐姐都截然不同的装扮中,大致猜得出她会带来一个特别的舞台,但舞台最终的呈现效果依然超出了所有人期待值的惊艳。
这首由阿朵作词作曲,和方大同一起编曲制作完成的《扯谎哥》,实际在浪姐初舞台播出的两年前就已经发行了。
这首充满黑色幽默的音乐作品中,将男人在“我从来不唱扯谎歌”的极力辩解前,女人不恼怒不哀哭,诙谐幽默地怠慢它的真假,居高临下地怜悯他圆谎时的手忙脚乱,在这一篇词中表达的淋漓尽致。
“真假你已分不清,你也骗了自己,此刻笑着的你,不快乐”。
只想说上一句,无论是之前还是之后,你朵姐还是你朵姐。
整首歌将社会中巧舌如簧的一类人讽刺的一丝不挂,极具苗族女性奔放的腔调配合阿朵温柔的表达,使其更具力量;整首歌曲充满鲜明的女权主义基调,成为众多试图诠释“男人这张破嘴”的歌曲里足够真实而有层次的一首。
在声音设计上,选用了鼓声和土家族乐器“打溜子”的音色采样,歌曲中民族乐器“咚咚喹”声效还采取了人声录制的全新玩法,结尾处加入了如动作电影画面感般的断奏弦乐组,一路将音乐动态和戏剧化推向了高潮。
行家听完想说句厉害,外行听完也会觉得新鲜有趣的水平。
但歌曲发行的当时,并没有激起多大的火花,在如今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一首歌的热度和质量早已不成正比,它们都急需一个主流的输出机会。
“浪姐”就是阿朵选择的机会。
当舞蹈、视觉以及歌手表情的切换都和歌曲实现了高度统一之时,这样的输出才能让观众能通过短短几分钟的画面,从心里感受并记住歌曲背后的理念。
阿朵《扯谎哥》的舞台做到了。
在整个演出表演结束之时,观众不仅记住了阿朵和《扯谎哥》,同时也想起了我们民族音乐的无限可能性。
阿朵在近日登上微博热搜的官媒纪录片《一个都不能少》中,说想让中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成为全世界都能够听的流行音乐。
乐坛中,表达过类似意思的人其实不少,但要么是机遇不够,要么是作品不够成熟,真正能走到大众视线,并引发全网讨论热潮的,近两年,阿朵算得上是代表人物之一。
这其中的原因并不只是因为她曾经是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手,也不只是因为她登上了“浪姐”这艏主流大船,究其根本,是她对民族音乐以及文化高度的理解和消化程度,以及由热爱激发的敬畏之心和责任感所造就。
为什么这么说呢?
学音乐的人都知道,如今的流行音乐已经越发地接近系统化、流水线化,而我们的民族音乐不仅有千年的历史累积,种类和文化背景更是丰富多彩,最关键的是,有很大一部分,无论是乐器的演奏,还是吟唱方式都是必须要去到实地,去到起源之地,才能听到最纯正的版本。
所以,在说完那句话之后,阿朵补上了一句:我知道这很难。
然后,她就将自己归零了,去到湖南湘西找苗歌传承人吴腊宝,水腔唱法的非遗传承人龙仙娥,去贵州黔东南遇到了芦笙传承人央格里、苗族情歌、古歌传承人蝶长等等,甚至专门找到了八十多岁的洪富强老师学习苗族武术鼓。
在山中潜修学艺,站桩子、练拳、打鼓数月如一日,一举成为了苗族鼓舞传承人。
“越是憧憬,越要风雨兼程”
也正是因为有了阿朵这一趟又一趟的“奔波”和多年的潜心“修炼”,她在2016年创办了生养之地之后的不到两年时间,音乐厂牌「未来民族」就诞生了,这个由阿朵发起,由多位民族文化传承人组成的音乐厂牌,推出的第一张同名合辑,就在圈内引发了强烈的反响。
不仅得到过“最佳民族音乐”和“最佳电子音乐”的双提名,更是在玩法上,将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融合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
在豆瓣上也拿到了8.6的高分,低星率连10%都不到,满分率更是直接过半。
「未来民族」将和流行音乐融合后的民族音乐作为主要输出载体,致力于构建以民族文化和流行文化结合的新美学体系。
所谓的文化美学体系的意义何在呢?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韩剧,一部出圈了的韩剧,意味着这部剧至少可以带火两到三个演员,但如果仅限于此,那最终的受益点只会落至于这几个个人身上,但如果在剧情里无缝且反复地插入他们的生活习惯,比如啤酒炸鸡,他们的日常用语,比如wuli欧巴,他们的城市景点,比如首尔江南区。
带入感受一下,我们曾经被动地知晓这些事情的频繁和洗脑程度,就会很容易理解「未来民族」厂牌文化体系完整度的意义所在。
而阿朵和她的「未来民族」厂牌就是要为我们的民族文化,对全世界的人做这件事情,想象一下那个画面,是不是觉得很热血?
听过我们的民族音乐还不算完,在听完音乐之后,还能看到民族乐器、民族服饰的美,体验到千年民族文化的炫彩。
在#丁真阿朵为民族文化助力#的微博热搜下,网友的反馈是积极,甚至是激动的,无论是理塘文化大使丁真,还是壮族文物修复专家韦如柱,以及民族音乐音乐人阿朵,他们都通过小我的努力和坚守,鼓舞着更多的小我加入到宣扬民族文化的阵列。
正如我们前文所说到的,阿朵在说这句“希望”之前,她已经将自己的事业、生活完全投入到了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之中。
将最本源最纯正的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声音推放在最前排,再通过不断升级音乐融合玩法的形式,让主视觉、舞蹈编排以及呈现形式都能具备统一化的文化美学,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这可能算得上国内目前,非官方团队对宣扬民族音乐以及文化做过的最完整全面的策划之一。
阿朵和「未来民族」正在做的,就是为这颗种子培育出一块,他们力所能及的生长土壤,为它之后的每一个成长都尽量减少阻力。
看着一直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朵朵子,还通过自己的努力,带着自己的团队走向更大的舞台,就觉得备受鼓舞。
希望所有人在找到心中热爱之时,都能和朵朵子一样敢于“归零”,攒齐重新开始的勇气,归来之际Slay全场!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