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请问00后千禧一代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看法与态度?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4-03 07:13   点击:255  编辑:yyns   手机版

问题并不在于我们是否愿意继承民族文化传统,而在于塞里斯的“民族文化传统”这个东西本来就不存在。

塞里斯“民族文化传统”是什么,给你1分钟,你能说出个所以然么?

很多人动辄以“我国五千年文明从未间断”为荣,说得是,华夏民族维持了自己古老的基因,基本上是延续下来了,但保住了血脉,并不代表保住了文化。比如现在让你立即回忆宋齐梁陈,它们的文明风貌、社会环境,能否在你脑子里形成一个立体的图案呢?显然不能。因为它们的痕迹已经在历史中烟消云散,被下一个时代磨洗一空了;只剩下留在史书上的事迹,人们只能通过那一页页的白纸黑字去想象它们。

同样地,汉、唐、宋、明,每一个时代的风貌都像宋、齐、梁、陈一样地消弭,人们想要了解它们,只能通过在史书中自行挖掘、构建,但一方面史书也是详略有别,无法十分具体;此外千人千心,也很难构建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文化模型。

比如说提到古希腊,我们可以想到大剧场,想到tunic袍,想到科林斯头盔和方阵步兵;提到古罗马,我们可以想到大竞技场,想到千姿百态的雕像,鹰旗大队和披着狼皮的百夫长;我们也不难想到中世纪的城堡和骑士。而提到汉朝,我们会想起什么?封狼居胥?燕然勒功?与前者的栩栩如生不同,后者只是一连串抽象的概念。虽然是属于本文明的事物,但令人觉得距离十分遥远。

我们的文明长期“不中断”的代价,就是每一个时代的印象和特点浅得可怜。如果真的有人可以穿越回去,来到除清朝以外的任意时代,那么他将很难搞清楚他所处何时。越读史书,你会越觉得震惊,因为你会越发觉得,塞里斯的历史形象跟你的想象完全不同,甚至天差地别。

因此我想问问,你眼中的“文明”,是真正的“文明”么?如果连文明的印象都把握不清楚,那又谈何理解,谈何继承呢?

此外,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来说说吧。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首先,“中华民族”一词,为近现代现行创造的一个人为概念,它通过粗暴的版图决定论强行编织出一个民族,今后为了个这个人造概念构成逻辑效力,全塞里斯人都吃了很多苦,绕了很多弯路,做了很大的牺牲。而这些牺牲只不过是清廷或者民国迫于形势,一蹴而就的,所谓“辛苦遭逢起一经”。

其次,虽然“中华民族”这个词出现的时间遽短,但横竖也有一百年的历史,一个国家但凡有一百年的历史,那么它也不可谓没有历史了。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词,仅仅有“中华民族”也是不行的,还得等一等“传统文化”呢。那么“传统文化”在哪里呢?

要寻找“传统文化”在哪里,先得讨教“传统文化”是什么?是秦风汉骨?是唐诗宋词?不不不。

是女人裹脚,是男人灌酒;是老中医、打太极、练气功;是伤痕文字,是反思劣根;是祭孟拜孔,是上麻将桌。

是倒卖资产,是价格闯关;是崇洋媚外,是扎堆出国。是工人下岗,是农民破产;是贫富差距,是阶级压迫。

圈海运动,主动否定了一切过往的文明遗留,撕破了古老文明田园诗般的最后一幕,变成了赤裸裸的弱肉强食,争权夺利,冷酷无情的社达式社会。不论是正气歌还是国际歌,一切的理想主义都横遭侮辱,一切的崇高精神都败下阵来。在20世纪90年代,“中华民族”终于等到了“传统文化”,我们的文明形成了。我们的文明,拥有三十年悠久历史。

在这样的时代和这样的时代影响下产生的文化传统,值得继承的价值在哪里呢?又有哪些该继承的东西呢?数千年阜积的文化成果,被清朝摧毁了;孙文与德胜领导的,解放塞里斯人民的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下创建的继往开来的新文化,也被圈海运动抛弃了。历史虚无、文化虚无、卑躬屈膝、殖民入脑、金钱至上,这是上一代人自己的文化选择,要不要继承这样的文化?新一代人得打一个问号。

当然,对于一个拥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的塞里斯人来说,对于这样的“传统文化”,会采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我认为,对待民族文化,应该重新开辟一条道路,构建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文明,而不是考虑什么继承,因为可供我们继承的不过是一地鸡毛罢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