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区别?
1、题目不清,如果你问的是世界的传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区别?那就扯远了!
用此,按照你默认的意思,应该是在问:
(我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区别?
2、关键词组1:传统的-非传统的(即新兴的、舶来的、流传至今但却不在国人普遍共识中不属于国人根脉的文化)
关键词组2:(我国)中国的-中华的(中国+华夏)
因此,在1、基础上,题目应该是在问:
(中国的)(传统的)文化与(中国的+华夏的)(传统的+非传统的)文化的区别?
第一个区别——中华文化涵盖的范畴一定比传统文化更广!多出来的三部分可简单粗暴地归纳为:
(1)中国的非传统的文化
(2)华夏的非传统的文化
(3)华夏的传统的文化
3、文化具有多样性、融合性、传播性、继承性、创新性、变化性,它表现形式为文化遗产(没有遗传下来的文化自然泯灭掉了)。
文化遗产最为重要的两个载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习俗、手工艺、艺术表演等)与物质文化遗产载体(文物、史籍、古迹等),而一切文化遗产最大的皈依还是在各个民族(族群,或部族)
综上,如果再考虑时间因素,在刻意区分“古”与“今”这两个文明时段的假设前提下,则“中国”特指现在时;“中华”特指过去时+现在时。
第二个区别——中华文化涉及的族群类和时间广度比传统文化更大。
就是说,当“中国文化”特指这一刻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港澳+中华民国台湾地区)拥有的56个民族及若干族群、部族(如台湾的卑南、阿美等部族,大陆笼统把她们统称为高山族,还有大陆暂未划入少数族类的摩梭人等,有待商榷,我持保留意见。此处不含入中国籍的外籍人士)范围时,肯定比
“中华文化”特指的过去和现代,在神州大地生活繁衍过的华夏儿女及海外地区传承繁衍的华人同胞对应的民族,多了去了,比56个+还要多,回鹘人、突厥人、契丹人、土蕃人、西域36国、色目人……因为有着民族融合、族群灭亡、同化和迁徙变迁等等,我不是这方面的专业,姑且认为100+个民族不为过吧…(不严谨)
最后,把区别二中最后说得这部分,代入区别一,那就捋一捋题目涉及到的三个关键词应对的三个时间关系:
夏期(商周朝以前)——除夏外的中华(商周至清,咱就叫“狭义中华期”吧)——中国(民国至今)
则得出
第三个区别——“中华文化”共涵盖了六个小篇章,即夏期传统至今的(所剩无几的遗存及文物),夏期非传统(肯定已)灭失的,狭义中华期传统的,狭义中华期非传统的(部分灭失部分流传影响至今的),中国期已经、正在和将要成为传统的,中国期之非传统的共六块。而题目中的“传统文化”只是“狭义中国期传统的”那部分。
所以,个人觉得:
题目中,“传统文化”与“中华文化”两者在
时空类数量级上的区别为:
前者=后者的1/6
(主要从字词语意的感性角度分析,有牵强胡扯成分,乏了,其他角度就请各位大神吧)
二、什么东西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代表性文化50种
1.中国国画
2.中国书法
3.篆刻印章
4.中国结
5.京剧
6.皮影
7.武术
8.秦砖汉瓦
9.兵马俑
10.桃花扇
11.景泰蓝
12.玉雕
13.中国漆器
14.红灯笼(宫灯纱灯)
15.木版水印
16.甲骨文
17.钟鼎文
18.汉代竹简
19.茶
品茶
20.中药
21.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
22.竖排线装书
23.剪纸
24.风筝
25.佛
26.道
27.儒
28.阴阳
29.禅宗
30.四书五经
31.孝服
32.纸钱
33.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
34.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
35.祥云图案
36.中国织绣(刺绣等)
37.千层底手工布鞋
38.旗袍
39.蜡染
40.中国瓷器
41.青铜器
42.鼎
43.敦煌壁画
44.年画
45.鞭炮
46.谜语、对联
47.饺子
48.罗盘
49.象棋
50.围棋
三、中国文化的基础在哪?
给你一个回答
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应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式的总体表征。例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等。传统文文化 主要是针对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的。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其精神学术层面应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传统文化就是传统社会的文化,是漫长的传统社会中的一些文化残留物,包括物化的、精神的和凝聚为典籍的,范围非常之广。
这些我想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合现代文化便是现在的中国文化。
四、什么叫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命脉,蓄积着前人的智慧、品格修养,凝聚着民族文化的理念、气度和神韵。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文化,到两汉经学、魏晋南北朝玄学,再到隋唐儒释道、宋明理学,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中国音乐、绘画、瓷器、戏曲;从儒家文化主张“积极进取、建功立业”,而道家文化主张“顺其自然、自我完善”;佛家文化主张“慈爱众生、无私奉献”都因其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在世界上影响深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等全人类共同价值,“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是中华文化的生命禀赋和生存耐性。追求和谐、向往大同,是中华民族的长年追求。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文关切。永远的家国情怀,始终是中华文化最核心的价值追求,彰显“天下一家”和“兼济天下”的格局与气度,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情感格局和道德气魄。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先辈们一直崇尚着“天人合一”的宇宙情怀。
千年之前,春秋战国的战乱年代里却上演了空前而惊世的文化盛宴,诸子百家的争鸣之声穿透史册、书卷,穿越时空仍然在耳畔掷地有声。文化的交锋、交流与交融,我们有信心在继承与创新中,在“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中大步走向未来。
从我们说话的方式、使用的文字,到我们的行为处事、待人接物、思维逻辑,无不打上文化的烙印。越来越多的人穿汉服,走进博物馆和历史古迹,在对“根”的找寻与继承上让传统文化成为年轻人的“潮玩法”。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借鉴和吸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就都能够活起来,让使古物不再尘封、历史不再褪色。接续历史、传承文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文化养分、人生智慧、美好品格,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更多年轻人生命的指路明灯,滋养他们的心灵。
五、谈谈你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传统文化涉及各个方面。
总觉得中国应该充分发扬各个领域的优秀的精髓的文化。
比如戏曲,我们有百戏之祖昆曲,有国粹京剧,有豫剧,越剧,黄梅戏,有评剧,川剧,有秦腔,粤剧,淮剧,各种戏曲剧种就是戏曲文化,值得传承和发扬!
再比如中国武术
再比如,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皮影,空竹,银饰,錾刻,木雕等等
再比如,中国在各个领域做出的贡献,中国桥文化,中国建筑文化(中国古楼文化,中国各地建筑特色文化等等),中国茶文化,中国家具文化,中国瓷文化,中国饮食文化,中国书法,中国古诗词…
这些说起来多,看起来杂碎,细数起来大多数又想不到,需要真正重视起来,虽然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官方非官方组织或者协会,但是我们好像很难看到他们从古至今综述似的讲述这个大类的文化,很难看到一个大派别的文化和标杆似的权威的说法,只能一个小点一个小点,而不能很全面很系统地展现在大众面前。
六、如何传承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化,首先要认清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哪里,要结合历史、结合农村实际,只有充分认识和理解了我们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建立起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试想,中华几千年的文明,难道不如西方短短几百年的文化思想吗?西方人的信仰是什么?是鬼神。中国人的信仰是“天地君亲师”,信仰的是对自己有恩的人或物;西方人提倡的所谓“自由、平等、博爱“都是“假、大、空”,是无源之水,自相矛盾。试想,一个不知道感恩的民族,一个靠掠夺发达的国家,纯粹是一个野蛮的民族,与禽畜何异?还有什么”仁爱“可言?一个充满种族歧视的国家,能有什么”平等“?一个人身安全都没有保障的国家,能有什么”自由“?试想,一个没有被教化的人,还算是人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思想文化深厚,有着重大的优秀的文明成果,是西方文明所不能比拟的;西方国家的长处在于科技领先,不能因此而否定我们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更不能盲目地崇洋媚外、搞全盘西化,要树立对自有文化的自信,传承好中国优秀的传统的思想道德文化。
请看:中华民族之瑰宝——论《家规家训》 - https://zhuanlan.zhihu.com/p/70286910
七、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有什么不同?
谢邀,简单说一点
1、中国传统文化自律性文化太多,过多的追求自律和忍耐,西方文化偏于他律性,追求制衡;
2、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德主刑辅,实行仁政,西方文化强调法治,相信马基雅维利主义;
3、中国人崇拜祖先,常以人为偶像,如孔子、天子、毛泽东等等。西方基督教文化排斥偶像崇拜,除了上帝不能有其他偶像。
4、中国文化需要情感投入更多一些,比如仁智礼智信温良恭检让,需要热情和主动性。而西方文化则需要理性,如法不禁则可,较少要求人主动性,比如摩西十诫,只要求你不要做什么即可。
5、中国文化是以情为纽带的关系群体,体现为差序格局,西方文化是以法治和契约精神维系的团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相结合的文化。
6、中国文化注重合情推理,西方文化注重演绎推理。
7、中国文化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施行仁政,西方文化相信性恶论,主张制衡。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